年终寄语:第33次的告别

元旦的时候很多人写年终总结,我缺席了。一来,11月写过一篇近两年的总结,似乎没有必要;二来,没准备。

索性等除夕再好好写,明天就是除夕,还是没准备。

一直以来比较讲求形式和意义,一定要准备,一定要够好,不允许自己太随意,太粗糙,很多事会犹豫再三,然后搁浅。

搁浅的东西等于没有存在过,不管设想的好,还是糟糕

说到“好”和“糟糕”,这一年都经历了不少。孩子和爸妈来到身边,跟我一起生活,这种感觉从初中开始就没有过,很好;行业寒冬,失业,面试受挫,求职不顺,很糟糕。

想明白一个道理,生活一直都会是“美好”和“糟糕”的结合体,不会因为一方的存在,另一方就不存在,所以,不论当下处于什么状态,都要学会接纳另一方。哭过了,笑一笑,笑不出来的时候,哭一哭。

前阵子看到一句话,“跨年只对一类人有实际意义,就是卖日历的”。但春节对于中国人从来都是特殊的。今年过年不回老家,是几十年来的第一次,还好爸妈在身边。

上午收到手机云空间扣费的消息,下午删了几百张相册里无用的照片,顺便回看了很多张有意义的,生活的,工作的,旅行的。有些事像是发生在昨天,实际又过了很久。年纪越长,回忆越伤。

20多岁的时候,对30岁的感觉更多是好奇和窥探,而立是什么样子?就像是远远看着一团火,不靠近不知道有多热。等到30岁,结婚生子,上有老下有小,职场危机,才知“中年”的意义。人向来如此,后知后觉,所以才有“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”,老人言很少有人听,年轻人就是不停地吃亏。

如果能吃一堑长一智,栽过的跟头就值得,但很多人吃亏不长记性,好了伤疤忘了疼,我就是,常会在生气的时候,难过的时候,害怕的时候,说下次自己一定不能怎样,等恢复正常,又想“要不要再试试”?

相信自己的判断,若对错分明,不用再试,免去反复挣扎之苦,不多浪费光阴。

这一年仍在努力突破,读书、学习、锻炼、分享,有收获,也有遗憾,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自己的局限,显然遗憾也归于此。一口吃不成胖子,哪怕张再大的嘴。

没有金刚钻,不揽瓷器活,不仅是对自己的冒险,也要为他人负责。

索取和付出正相关,不论是对人,还是工作,你对他人好,他人才对你好,你想要公司给你更多,就要为公司贡献更多。所以,轻松又赚钱的差事不存在。每个人都需要用努力提升自己,用实力赢得尊重。

警惕“广告/花痴效应”,营销词汇里不会有不好的说辞,心中的圣地也没有灵丹妙药,把“偏差”和“滤镜”放下,切实、具体地了解一件事情,才能客观理智地做选择,不致很快后悔。

先把一件事完成,才能去想更好。所以,今年就有写了“十一篇”还未完成的前端基础系列文章,如果没有这个觉悟,它很可能停留在第二篇,甚至第一篇,优秀的人、优秀的文章那么多,我会因为自己不够好而放弃。我们必须先接受自己不够好,然后慢慢变好。

一份没有“空间”的工作是不宜久留的,空间的优先级是——成长空间、发展空间、发挥空间。成长空间关乎个人,发展空间关乎公司和团队,发挥空间是二者结合,二者结合最难得,发展空间要看运气,所以成长空间必须有,如果没有,考虑另谋出路。

我的未来在哪里?近两年这个问题时不时在脑海浮现,技术专家?架构师?管理?或者转行当讲师?再或者,完全脱离行业?不会当真去送外卖、开滴滴、卖炒饭、卖烧烤吧。虽然也能赚不少。

不管往哪个方向发展,两个因素必不可少:时间、身体。没有时间,什么都做不了,身体不好,什么都做不好。我们必须要有好身体,然后花时间为未来做积累。

时间从哪来?每个人一天都是24小时,但由自己支配的有多少呢?可能的话,早下班,如果做不到,早起。好身体从哪来?均衡饮食,该补就补,坚持锻炼。

我常问自己,已经比很多人收入更高,过得更好,为什么不快乐?因为想要的太多?我们常常陷入和别人比较,或者和某种标准、某种想象比较,如果没有达到,哪怕已经得到很多,仍然不快乐。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。就像上面说的,我们必须接受自己的局限,出身、学历、天分、行业、精力等等,做到力所能及,就好。

第33次告别,暴露年纪了,33岁,已经很敏感,仿佛命运已经向我招手,不管将来是否会被行业、被市场抛弃,首先,自己不能抛弃自己,今天睡个好觉,明天太阳照常升起。

​除夕快乐,虎年大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