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个人都在跟自己赛跑——我的鹅厂两年记

关键词:新鲜感、成长、学习、团队、头衔

2017年8月17日,立秋已过十天,这天是我来到腾讯两周年的日子,又一年过去,四季轮回如常,我在腾讯的生活也将进入新的周期,总得留下些什么。

一周年时,我写过周年记,挺大的篇幅,当时就担心以后会不会没得写,现在看来是多虑了,只要我还在这里,还经历着,就会有新的收获和感悟。

不止一个朋友跟我说过:

“我之前换工作比较频繁,但都是迫不得已,如果能进腾讯,还换什么工作?”
“BAT是所有程序员的理想殿堂,我们想进都进不去,还有人想出来?出来只会后悔。”

也不止一个朋友想托我推荐进入腾讯,所以,坐在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办公室,做着很多人都想做的工作,就真的一切都很好吗?

新鲜感

天堂也会厌倦。

我的腾讯生涯是从外包岗开始的,三年前,我抱着“不管怎样,能来就好”的想法,斗胆尝试应聘外包职位,据说外包的要求稍低些,但没有正式编制,这并不影响它在我心中的重要性,没想过会不会被区别对待,也没想过之后的路怎么走,只有期待,对新工作的期待,对更好的自己的期待,《滕王阁序》有云:“物华天宝,人杰地灵”,总能沾点仙气?

面试在朗科大厦,那是我第一次走进腾讯的办公楼,像所有第一次来的人一样,拿着手机一顿狂拍,然后迫不及待地跟家人分享:这里就是腾讯,我来了!

面试官看起来很年轻,我觉得应该是个小兵或助手,心态很放松,后来才知道,那是一位从业多年的前辈,也是那里的组长,想想一阵后怕,但也说明一个现象,公司的平均年龄不大。

工卡

每个来到这里的员工,第一件比较兴奋的事,是拿到一张属于自己的工卡,工卡是身份的证明,有了它,就可以自由进出,享有公司员工才有的权利,每位员工都曾因它而自豪,恨不得到哪儿都戴着,但久而久之,它就渐渐失去了光环,只剩下每天进出大楼和吃饭刷卡的功能,不会再拿着它看,卡带也脏兮兮的,哦,对,如果弄丢了就要赔偿几百块,这是它仅剩的调侃价值,所以,除了必须要用,我现在都不再把它挂在脖子上。

食堂

吃饭是人生要事之一,在腾讯可不缺吃的,除了总部腾讯大厦,还有几处别的楼层,比如:松日、万利达、大族、科兴等等,每栋楼都有食堂,每个食堂都有很多食物可选,普通快餐、粉面档、烧腊档、营养餐、麻辣烫、韩国餐等等,我基本都吃过,但是,每到饭点,常在电梯里听到这样的对话——

“今天吃什么?”
“什么都不想吃,哎,每天吃饭已经成了例行公事,真不知道吃什么”。
很多人说飞亚达食堂不好吃,大族食堂不好吃,我都无感,我会告诉你我吃了两年的腾大三层食堂有多腻么?没有胃口到哪里都一样,不是它的差与好,是早已失去新鲜感。

办公楼

刚来公司做外包的时候,我在大族待过,后来搬到飞亚达,不论在哪,都很羡慕在腾讯大厦工作的人,那可是总部,每次有机会去参加活动或者开会,都很兴奋,后来,我通过面试转为正式工,换了部门,搬到了腾大上班,每天进进出出,几百个日夜,动作早就自动化,也不再有心跳加速的感觉,有时下车走神了,回过神已经到楼下,上班的路都走出了惯性,就像曾经闭着眼都能走的上学的路。

我时常在上下班的时候抬头看腾大,尝试着刷新对这里的记忆,它依然笔直耸立,高大帅气,却不再有当初那种神秘的魅力,这就是习惯的力量,它能成就一些东西,也能把某些东西摧毁。

学习

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

学习使人增长见识,增添技能,这跟做什么无关,事物的丰富是客观的,人们的狭隘是主观的,这就决定了要不断学习,我们从小到大都在学习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没有了考试的压力,工作逐渐稳定,事务日趋娴熟,就会暴露出问题:

1、我们的知识能否经得住时间考验?

每种技能都有一个“学习曲线”和“保鲜期”,从基础到熟练,再到精通,是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,学会容易,保持很难,学会了就能做事,能做事就可以完成任务,就能胜任职位领到薪水,看似合情合理,但古训说的好,学而时习之,温故而知新,再简单的东西,学会之后就不去管,时间久了都会模糊,比如我自己曾经写过的技术文,有些又忘了怎么用,知识就是需要不断地咀嚼和回味,才能保持熟悉度,进而熟能生巧。

2、浅尝辄止 OR 深入钻研?

海量、重复、零散,这就是现在的信息呈现给我们的样子,随之而来的,是“碎片化”、“问题式”的学习方式,网络搜索,口头探讨,再者,人们常常着力于一个知识点或某个应用场景的交流和记录,而缺少主动的深挖和拓展,所以,很容易成为井底之蛙,也很容易被误导,会大大限制技术的施展空间,更不能说对其有了真正的理解和掌握,不少人常会抱怨技术实现的瓶颈,其实更多的是个人智慧的瓶颈,那些热衷于深入钻研的人,常会做出让人啧啧称赞的事情,研究成果也会被列为行业典范。当然,我们不可能遇到了问题就马上去研究它的全部,那就走了另一个极端,探究到什么程度,需要自己拿捏,但探究本身绝对乐趣无穷,价值连城。

3、学习即是竞争力,努力即是幸福感。

还在读书的时候,很多人就跟我说,如果选择做技术,就会面对知识的快速更新换代,要不断跟进,我不信,但现实不容我不信,因为技术的确是在不停地发展,一年一小变,三年一大变,有在实践中的不断改进,也有一批富有工匠精神的人去开辟和不断打磨,所以,技术总是在演进,各种提升效率的工具也应运而生,就像有人发明火车、飞机一样,故而,如果想不被同行甩在身后,就要坚持学习,这不仅是为了提升工作技能,如果你真的热爱自己的工作,那么工作的成就感就能转化为生活的幸福感,越学习越强大,越努力越幸福。

成长

对自己狠一点,不瞎忙,不虚度。

我们总喜欢制定计划,却不擅长完成计划,找了很多时间管理和事务管理工具,最后却发现最需要管理的是我们自己。执行力不够,意志力不够,再简单的事也无法完成。

有很多次,我爬上床想睡觉,但一躺下就不自觉地想一些事情,想那些悬而未决的事情,两年前订过的目标到现在还没进展,这两年都在干什么?也没闲着,但总有几件重要却不紧急的事一直被搁浅,定计划的时候都觉得时间非常充足,干劲十足,执行时却疲软。

最终我想明白一个道理:

盲目地制定好看却无法完成的目标是愚蠢的,分清事情的主次轻重,把生活过得紧凑而又从容,才是聪明的。

看似简单的道理,迷茫过才更懂它的含义,我们的生活充斥着各种诱惑和琐事,有些可做可不做,有些需要优先做,有些可以延后做,但人的本性是倾向于更轻松的事情,于是,更多的时间被不重要的事所占据,重要的事反而没时间做,这是多数烦恼的根源,所以,强迫自己去完成最重要的事,才能有所成长,也才能让自己更快乐。

多项选择,平衡且不单一。

我身边有这么两类人,一类是刚毕业的职场新人,充满激情和冲劲,住得离公司很近,每天早到晚走,想用最好的表现获得大家的认可;另一类,已经工作了几年,但迫于经济、职场竞争和绩效考核的层层压力,同样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,甚至常常顾不上吃饭,也鲜有业余时间去做点别的事情。

我说他们是两类人,其实是一类人,被某种强烈的情绪驱使,把几乎全部的热情都倾注在一件事情上,充实,有成绩,但也略显单调,每每看到别人谈论其他事情,都会问,你怎么那么有时间?其实时间是最公平的,每个人每天都是24个小时,把时间花在哪里,收获就在哪里,很多人宁愿一直做“正事”,也不愿“浪费”半个小时去发展业余爱好,其实时间真的没那么紧张,用在不同的地方就能发挥出不同的价值,分出来一部分,给自己多一种选择,就能收获多元化的自己。

团队

方便他人,就是方便自己。

程序员界有着这样一句调侃,最讨厌的事情是:自己写文档,自己写注释,别人不写文档,别人不写注释。

很明显,有些事对大家都有好处,但谁都不太情愿做,任务来了卷起袖子就是干,但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就能发现,有些东西具备共性,可以提取出来供自己或他人复用,有些东西可以更好地规划和设计,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坑,有些东西可以提供给我们的上游或者下游,能使合作更顺畅和高效,不幸的是,往往这些事情界限模糊,会被当做“脏活累活”,我们常常会心存侥幸地去猜测,应该是这样的,没问题吧,但结果十有八九都会出问题,所以,为了他人,也为了自己,主动多做一些不是坏事。

统一至上。

“统一”是团队最好的沟通方式,特别是需要多个人共同维护一个大项目的时候,每个人的工作都不再独立,而是随时产生关联,相互影响,但团队里又都是一些个性鲜明、习惯不同的人,你的方式我不习惯怎么办?我的写法你不明白怎么办?你的方法很好,我的方法也不错,要怎么办?

答案就是“统一”,这也是规范存在的意义,当然,规范不是一言堂,它不是任何个人的产物,而是团队成员共同讨论的结果,是从技术、业务、项目、应用场景等方面综合考量后的最佳方案,它出自每个成员,也会让每个成员受益。

总要有人主动,一个就够了。

上面有提过规范,对团队有利的事情远不止规范,使用什么框架、工具,怎样的工作方式,怎样能让大家的经验和智慧聚集起来,成为团队的宝藏,问题的解决方案等等,这就需要有人提出,有人分享,有人推广,而不是每个人各自行事,不能指望每个人都主动,但只要有一个就够了,所以,为什么不是你?

成本

把精力用在值得花费的事情上,多一些也不浪费,否则,再少也是奢侈。

我们时刻都在计算成本,走哪段路最短,哪种方式最省力,买哪家店的东西最划算,时间成本、金钱成本、人力成本等等。

久而久之,我们形成一种习惯,只要是大成本的都不做,所以我们需要思考的是:哪些成本是值得的?

如果我今天遇到一个问题,有些麻烦,但我额外花了些时间做了另一件事情,以后遇到同类问题就可以轻松搞定,为什么不做?
如果我抽时间制作了一个工具,可以让我的工作快好几倍,为什么不做?
如果我抽时间把正在做的东西整理、归类一下,可以减少维护和合作成本,不论是我还是团队其他人都会觉得更清晰和更轻松,为什么不做?
如果我抽时间和上下游做更多沟通,以便对相互之间的需求更明确,可以减少每次合作中不必要的障碍和反复,为什么不做?

表面来看,这些事情跟手头的事情都没有直接关系,也会花一些额外的时间,但磨刀不误砍柴工,这些成本就是值得的。

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。

“先简单弄一下吧,等以后有需要了再说”。我们常听别人这么说,自己也经常这样说,但无数的事实证明,这是在挖坑,那些被简单对待了的事情,往往都需要花第二次的成本去往更复杂的方向改进。

以前不理解为什么要第一次把事情做对,难道明知道有错还去做?后来才明白,这个对或错不是站在单次事件去考量,而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,如果一时偷懒,或者不具备相应的经验和眼光,就会先挖坑再含泪填坑,出力不讨好。

不确定性决定了永远会有问题。

在一个集体里,每件事都跟很多人相关,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像一张大网一样展开,远远超出我们的掌控范围,故而,虽然我们常期望依靠个人经验来降低工作成本,但结果往往令人气馁——“不是好好的吗?怎么又有问题?!”,“不是说好不再改吗?怎么又改?”

我们希望一切都能固定下来,但到处都充满不确定性,场景很复杂,人的想法和思维也极具偶然性,所以,没问题都只是暂时的,随时准备面对和解决问题才是常态。

从点到面,逐步完善。

我们常会面对这样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:遇到一个小问题A,追溯到相关责任人B,B给出了一个历史遗留问题C,解决A很简单,但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,就要解决C,但C的成本很大,所以,索性就先解决A,结果是,A不断地出现,不断地被解决,而C一直存在。

那么C是否无解?当然有,怎么解决?答案就是:不要想一次把问题解决完,借鉴产品迭代的思想,将方案进行分解,逐步的拼凑和补充。比如,解决C,需要做A、B、D、E、F、G,现在A和B已经做了,而且已经错了,那么就从D开始采用正确的做法,这样保证了从D往后都是对的,有空闲或者正好要做AB相关的东西再把AB纠正过来,这样就不需要因为成本大而搁置,也不需要纠结在做D的时候要不要重新做AB。

再大的拼图都是从一个点开始,不论是从头开始,还是中途发现的问题,都可以从某个点开始,逐步向全局扩散,而不是让它成为前进的拦路虎。

裁决者

自己才是最终的裁决者,赢了自己就好。

以前总看别人写“XX年记”,转眼我也已经工作四年,从新人到老鸟,改变了很多,认知,心态,跟之前不同的是,这次不再自卖自夸,更多的是教训和反思。

这一年我收获了很多,看书、锻炼、旅游、搬新房子、交新朋友,也失去了很多,工作方面的提升近乎停滞,没有学习新东西,也没有有价值的输出和贡献,所以,喜忧参半,欣喜中掺杂着挫败感。

挫败感带来危机感,所以一次次失眠,我身在腾讯,享有着令人羡慕的福利,在通往高级工程师的路上迈进,但这能代表什么?没有执行的计划,已经失衡的生活,逐渐消失的激情,都在提醒着我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,虽然如此,我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,海明威说过,“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,一个人可以被毀灭,但不能被打败”,经历、思考、改进,这就是成长,也是人生得以丰富和厚重的基石。

标题定为鹅厂两年记,因为文章主要内容还是从工作中来,但有些东西已经超出工作,我们总会给自己找目标,某个人,或某个地方,其实那些目标只是假想敌,别人的标准,别人的评价,都没那么重要,每个人都是在跟自己赛跑,我们的成就和快乐只会忠于内心。

有人说生活淡如水,也有人说生活乱如麻,其实它并不残酷,也没那么美好,它就是一张静待书写的白纸,你挥洒笔墨,它呈现色彩,只有持续前行,才能不断超越。

还会不会有三年记呢?我不知道,也已不重要,追寻理想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找自己,知道了想要什么,心怀远方,就有拨开迷雾的力量,不论在哪里都能找到方向,去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