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作文的奥妙

第一稿只泛谈了阅读,新增部分内容在文末。

近两年读了几十本书,不同作者,不同内容,不同风格,也写了几十篇文章,尝试不同的方向和节奏。

有些读得津津有味,意犹未尽,有些很难理解,近乎催眠,有些文思泉涌,有些举步维艰。

所以时常会思考,我该读什么书?什么样的文章算好文章?在创作时该追求什么?

这个问题怕是没人能给出确切答案。每个人对书籍、文章、作者等都会持不同的观点和态度,褒贬不一。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,别人都说好的书,自己怎么就看不出哪里好,甚至都看不懂,就好比人们习惯对新手批评,对名家赞美一样,都不够客观,是不可取的。

阅读是个即时行为,也是有针对性的行为,是否值得读,读完之后会有什么感受或者收获,都是自己的事情。

写作同样,倘若觉得自己水平不够,不被认可,想找到一个学习的榜样,去效仿他的写作方向或者手法,又会发现,古今中外,无数文人,各种文体、题材以及写作方式、节奏、语言习惯都会有,有的很刺激,有的很平实,有的很晦涩,有的很通俗,有的很枯燥,有的很有趣,有的很长,有的很短,有的开门见山,有的悬念重生。它们在各自的领域中有着一席之地,被世人予以很高的评价,却显得跟你毫无关系。

从任一单一方面去做取舍和分优劣都会有失偏颇,如果只是一味去寻找那个自己可以效仿的对象,只会逐渐迷失自己,最后把初衷都弄丢,写出的东西也四不像。

说到底,不论什么作品,都是出自作者之手,每位作者都有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东西,相应的,也有短板和无知,从内容到叙述方式皆如此,表现在作品上就是特点和个性。世界是包罗万象的,我们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小有作为。所以不论是阅读还是创作都不必苛求,不必贪婪,找到适合的,需要的,去挖掘,去探索,就好。

(5月13号)

新增部分:

为什么读书?

很多人会把读书和“学习、文艺”等相联系,现在,书、音乐、咖啡等也几乎成了书店的标配,更让人觉得它们应该专属于某类人,其实不然,书有很多种类,除了那些我们从来不爱看的“教科书”,还有散文、小说、历史、哲学、科普、动漫等等。

有些人读书目的性很强,要么为了学习,提升专业知识,要么因为个人兴趣,倾向于读某一类。如果没有这两个前提,轻易不会读书。

其实,世界是多元化的,人的大脑也是多元化的,哪类书籍我们都应该有所涉猎,不为研究,不求数量,甚至不求质量,拓展一下自己见识和情感的边界也好,一页页、一本本地读下去,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,同时会为自己培养了阅读的习惯而感到庆幸,然后就会慢慢地找到一些更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和类别,数量和质量随之而来。

为什么写文?

除了不想看“教科书”,还有一项让人讨厌的任务就是写“日记”,说来惭愧,我认真写过的日记应该不超过10篇,第一篇特别认真,从头到尾很细致,篇幅也较大,但越往后越应付,甚至瞎编几句了事,说真的,我到现在都觉得那是一种无奈,而不是不可饶恕的错误。

生活大多是重复的,如果每天都要写,很快就会无事可写,但现在很多人的困扰不在时间,现在给一些人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,让他写篇文章出来都会显得很为难。他们的问题在于,不是没东西可写,也不是没有必需的文字能力,而是没有书写下来的欲望和动力,找不到理由去写。

我更倾向于把写文章称作“记录”,学习某样东西的过程,去过的某个地方,克服的某个困难,看过的风景,遇到的人,有趣的事,或者自己对于人和事的思考,每个人的生活不一定是精彩的,不一定是光鲜的,不一定是充满乐趣和意义的,但一定都是漫长且厚重的,如果过一天算一天,玩过、疯过、赢过、痛过,只留下星星点点斑驳且易逝的记忆,就很可惜了,我们可以,也应该,为它留下点什么,让自己活得更明白,也可能给别人带来帮助。这样就有了一种“不为绩效,不为‘乐于分享’”的源动力,久而久之,就积累了一笔宝贵的财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