择势而行,种因得果

​几年前,在一档招聘节目上,一位年入十几亿的网店达人出现,惊艳全场,他说,这是个娱乐的时代。现场的诸多老板表示一致认同和看好,觉得小伙子有想法,有见地,有眼光。毕竟,他取得了最直接也很具说服力的成功,赚钱。

这里的眼光,说白了,就是获取利益的有效方法。

直到今天,这种趋势仍未改变,甚至愈演愈烈——人们最喜欢做的事是娱乐,看新闻、看综艺、刷微博、玩游戏;最受欢迎的节目是娱乐节目,各种喜剧、真人秀,迎合了大众口味,也给了演员更多舞台;最受欢迎的人,是富有娱乐元素的人,要么会开玩笑,要么玩儿得开,要么长相有槽点。如果有人发出不同的声音,做着跟别人不同的事,就会被埋没,被贴标签,存在感极低。

前一段时间,看许知远访谈李诞,他说,我工作那么累,下了班干嘛还要做严肃的事情?乐呵乐呵就好,开心最重要。这是时下很多人的想法,也成为他的价值观,于是,他的工作,就变成了给别人的业余时间提供乐子,大获成功。

不仅网络上,现实中也有不少类似的娱乐场所,几个人在台上乱吼,唱一些简单的歌,讲着荤段子,一群人在台下应和,谈不上美感,也没有趣味,就是大家一起闹腾。

不论我们是否愿意,每个人都难免成为那嘈杂纷乱中的一员。总有那么一会儿,头昏脑胀,百无聊赖,什么都不想干,只想寻求身心的放松,这个时候,娱乐的,甚至有些无聊的东西,就有了空间。

就像每次醉酒之后总说下次不再喝,每次熬夜过后都说明天一定早睡一样,我们时常会反思,把时间和金钱花在那些事情上,值得吗?

可能有人说,你又想带着有色眼镜去划分优劣,让大家选择高雅,远离低级趣味?

当然不是,凡事无绝对,毒品用对了地方也是良药,制造娱乐和享受娱乐的人都没有错。但如果我们跳出自己沉浸其中的那个盒子,稍加思索,我们生活的主旨是什么?我们想成为怎样的人?是否已经本末倒置,娱乐过头?

听过这样一个段子,晚上睡不着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?答案是,手机没电了就好。

还有人说,一个人在洗手间能待多久,取决于那里是否能充电和是否有wifi。

这里并不谈手机和互联网的危害,它本身并无害,只是,在不知不觉中,我们已经变得无法掌控自己的精力和时间,而是被外在的、不确定的、可以不断刺激我们神经的事物牵着鼻子走,说被绑架、被麻醉,都毫不为过。

人问,你有心事吗?没有,你有烦恼吗?没有,你有压力吗?还是没有,那我们的头脑为什么时常空空的,没有任何想法?

我们的人身是自由的,但精神已经被无意识地控制了,是涣散的。古语有云:业精于勤荒于嬉。“勤”,并不单是持之以恒地做事情,而是保持一个积极的精神状态。

娱乐确实舒服,没有困难,不用动脑,它就像是个舒适的避难所,但同时,它也像放鞭炮一样,砰!只听得一声炸响,然后灰飞烟灭,剩一堆垃圾。

这与我们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,每个人都想过得有意义,而不是一天又一天地产生时间垃圾。

娱乐远构不成一个时代,它只是一种社会表象,是非常小的一个领域,我们有很多机会接触到娱乐之外的世界,但每当我们踏入那个领域之后,又难免陷入茫然和恐慌,因为太陌生了,它让我们感到距离感和无知,比如历史,比如绘画,比如哲学,比如任何职场之外、柴米油盐之外,同时又在你认知之外的东西,它们让我们望而却步,想去接近,却很快又退回到舒适区。

我们习惯维护已知,怯于探索未知,我们习惯憧憬未来,而不去认识过去和把握现在,我们习惯去追求金钱本身,却少有想过,怎样通过提升自我价值、丰富生活内容,去获取更大的财富。

世界的多元化是真实存在的,排解烦闷的方法实在很多,我们不应该拒绝,应该雅俗共赏,但这个时候,懂得区分和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,信息爆炸,娱乐玩耍,乃当今之大势,我们就要顺从吗?答案是否定的。

人常说,优秀的人需要耐得住寂寞,所谓寂寞,不是一个人独处,而是要经得住来自娱乐和信息流的诱惑,坚持自我和外在的不同。

严格自律很难,对谁都一样,但起码它该是常态,放纵娱乐该是偶然,现在却是相反。

我们选择哪条路,种下什么样的“因”,就会得到怎样的“果”,是做个随波逐流放纵自我的人,还是做个特立独行却踏踏实实的人,很值得我们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