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抖音”,说点不一样的

偶尔看到一条新闻,抖音发布重要数据,其日活已超1.5亿,月活超3亿。

这个结果我并没有太多意外,抖音一度占据着苹果应用商店免费下载安装第一的位子,现在仍然名列前茅,它在我们身边也同样火爆。

“过亿”这个字眼,随着人们见得越来越多,已经稍显麻木,但它仍是个了不起的成就,毕竟很多产品还仰望千万而不及。

如果放到其他类型的产品上,我会觉得吃惊,并且思考,为什么,它满足了人们的什么需求,它做到了哪些让用户乐于使用的细节,它有哪些方面值得其他产品经理或者创业者学习?

但抖音似乎并不需要,因为它太简单直观,打开看就是了。

为什么看?美女、绝活、整蛊、搞笑,等等。反正就是有意思,你给我多少都看不够。

所以,抖音刚开始流行的时候,很多人都说,一晃两三个小时过去了,根本停不下来。

我是个慢热的人,你说什么电影、电视很火,我极少会马上追,基本都是过好几个月才会去碰。

我可能比大多数人都更早知道抖音,因为17年一档很火的选秀节目——《中国有嘻哈》,抖音在里面打了广告,当时它的用户数和知名度应该都还不怎么样。直到又过了几个月,好像突然就火了,周围人人谈抖音,但即使这样我还是没有用它,直到有一天别人想用我的手机玩儿,才不得不安装它。

试玩儿之后,说几点它易让人上瘾的原因:

​一、时长短,这样就能极大地降低成本,反正花不了多长时间,看就看了呗,不缺那几秒钟;

二、音乐,轻快地伴奏或背景歌曲,能让人心情放松愉悦;

三、好奇心,这是谁?在干什么?漂亮吗?帅吗?厉害吗?搞笑吗?

四、使用体验佳,所有繁琐过程皆无,什么注册、登录、菜单选项、列表、标签,通通没有,上来就是内容,无需等待立即投入使用,且切换成本极低,不需要关闭,返回,点击选择(如果你想也可以),就只需要上下翻动,好看多看几遍,不好看翻过去看下一个,且播放流畅不卡顿。——正因为如此,你才会觉得自己好像没有花多长时间,但两个小时过去了。

我说它不需要分析研究,其实上面几点就是。

好用的产品,即处处为用户考虑,而不是为了自己商业目的而增加额外的东西,令用户讨厌,很少使用,甚至卸载。

做产品这个事情,人们常常费力不讨好,自认为用户需要那个,需要这个,那样能让用户停留,这样能让用户注意,实际很多结果反馈那就是错的,都是产品设计者自己的一厢情愿,不知不觉就南辕北辙。

把事情做复杂容易,做简单难,又简单又对更难,这点抖音做得极好。

但是,它的产品做得再能吸引和留住用户,再流行,却不能改变它本身的娱乐属性,以及它单一的表现形式。

换句话说,虽然它的产品制作方法论是优秀的,但不代表它有足够生命力。

娱乐有很多形式,近些年,选秀和搞笑最热门,前者带来关注和话题,后者纯娱乐。

综艺节目很早就有过流行,比如当年的《快乐大本营》,但鲜有几个能十分吸引眼球,让大家狂热追捧,直到超女打破僵局。

第一届超女颇有席卷全民之势,有人拿超女总决赛和春晚相比较,万人空巷,这档节目将湖南卫视重新拉回到中国电视综艺界的舞台中央。

随后,各大地方台甚至中央台开始争相推出选秀节目,比较经典和成功的有《中国达人秀》、《中国好声音》等,还有包括《喜剧总动员》、《欢乐喜剧人》之类的专门喜剧节目,后来,《奔跑吧兄弟》又将明星真人秀这种新型节目引入国内并且流行起来。

说这么一大串,也远未列举完全,只是想说,娱乐的东西都是有生命周期的,且很短。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一个笑话,你听第一遍能把你笑得喘不过气,再回味一遍还觉得可乐,但让你接着听同样的笑话,或者同样套路的笑话听多次,你还那么乐?

一种节目可以红一年,两年,三年,再多来几次,它的热度和关注度必然大幅下滑,收视率下滑怎么办,需要新的东西给予新的刺激。

正因为太容易让人产生疲劳,太容易过气,所以那些电视人、娱乐人才会绞尽脑汁,变着法地推陈出新。

节目如此,游戏如此,其他什么能够例外呢?不论形式怎样,本质不变。

从数据上看,抖音貌似仍在高歌猛进,但我宁愿相信,它只是增长的速度比衰退更快而已,从周围人提及和使用它的频率就能看出,它的热度正快速消散。

欲要毁灭,先要疯狂,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,更是人性。

或许用不了太久,人们就会像当初说“抖音为什么这么火?”一样问“抖音为什么不火了?”,也会从问“你玩儿抖音吗?最近挺火的”到“现在谁还玩儿抖音,早换某某某了”。

是不是很熟悉?

如果我是抖音老板,我绝不会因当下的大好局面而得意忘形,而是早早想到危机来临的那一天。​